三大股指接連上漲 場權益市場時機到了?
2020-10-16 10:36:06 來源:北京商報
國慶假期后各項政策利好的背景下,A股市場不僅成交額得到明顯恢復,三大股指也接連上漲。截至10月15日收盤,近5個交易日上證綜指漲幅超過3%,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更達到5%以上。受益于此,眾多權益類基金的年內業績再上臺階,9月底數量仍為0的翻倍基金,如今已有5只,凈值增長率超過90%的也多達19只。而收益快速增長的同時,部分投資者也擬借“東風”入場。那么,市場沖高過后的當下,權益類基金又具備怎樣的布局機會?
“9月調整后的虧損,在最近幾天基本都回來了,有的還賺了點兒。”北 商報記者注意到,最近部分投資者在基金論壇或相關的微信群中分享持“基”過節的欣喜?;仡櫧贏股三大股指的表現,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,10月9日-15日收盤,上證綜指上漲3.55%,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分別上漲5.56%和6.34%。相較之下,9月三大股指則均下跌5%以上。
由此,多數公募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年內凈值增長率也一掃節前的陰霾,恢復向上行情,更有多只基金收益率翻倍。不過,與此前醫藥、科技、消費三大賽道主題基金霸榜的情況不同,此次的“翻倍基”則以制造行業、新能源板塊為主。
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,截至10月14日,以農銀匯理工業4.0靈活配置混合為首的基金年內凈值增長率已達113.09%,農銀研究精選混合、廣發高端制造股票A的收益率同樣超過110%,分別達到112.49%和110.34%。另外,農銀新能源主題、長城環保主題靈活配置混合也實現年內收益翻倍。而就在今年三季度末,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榜TOP 1尚低于100%,約為95.68%,彼時,年內業績超過90%的產品也僅有5只(份額分開計算,下同),如今則提升至19只。
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,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是人類發展的大趨勢,依靠化石能源的時代逐步走到尾聲,人類要開發新的能源,主要的形式是太陽能、風能以及核電等,新能源汽車正是新能源的應用,既能夠保護環境,又能夠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,因此這些行業的龍頭企業發展的空間較大。
而在上述市場表現的背景下,也有投資者擬借著上漲行情的“東風”入場布局。那么,權益市場短期沖高的趨勢是否有望在四季度延續?當下是否是入場的好時點?若要布局,又該關注哪些板塊的機會?
諾德基金基金經理應穎表示,對A股四季度的走勢是相對樂觀的。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。其一,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看,國內經濟復蘇是超預期的,經濟持續的回暖,將使得市場隨著經濟增速的恢復預期,提高向上修正的程度;其二,從9月最新披露的CPI(居民消費價格指數)數據及提高宏觀杠桿率的提議看,流動性邊際收緊的擔憂或在四季度有所緩解;其三,隨著美國大選的落地,投資者風險偏好大概率將有所提升,部分高質量的成長性板塊也將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。
楊德龍也認為,節后A股即出現了快速回升,近兩個交易日出現了一定回調,但回調幅度不大,仍然處于上升的過程之中。整體而言,市場的趨勢依然是向上的。
不過,也有業內人士對后市延續向上走勢持謹慎態度。滬上某中型公募內部人士坦言,當前的A股市場,不同于2018年底處在全面低估的過程當中,而屬于結構性泡沫與結構性低估共存的階段。其中,結構性泡沫主要集中在今年上半年漲幅比較大的科技、醫藥和消費等板塊。而結構性低估,則主要存在于傳統的順周期行業,包括銀行、地產、基建等板塊。因此,綜合上述情況,市場整體繼續出現連續快速上行的概率是比較小的。
“如果是三至五年的長期投資,投資者此時入場布局權益類基金的機會仍較為明顯。但就半年至一年的短期投資而言,則建議投資者放低收益預期。個人認為,當前的股債市場都處于結構性的震蕩市,相對適合配置的是‘固收+’類產品,或者量化對沖類的產品。”上述內部人士如是說。
應穎也認為,從中長期投資看,指數層面,當前位置大概率是一個低點,四季度或將企穩并緩慢回升。在板塊方面,建議關注消費、醫藥、新能源及科技行業中具備較高質量成長性的公司。
相關閱讀
- 經典“我是 PC”營銷風格再現:蘋果M1比英特爾更快 為什么要做這些進步?
- 新能源汽車板塊退潮信號顯現?豪森股份跌15.3%
- 安踏體育“出圈”帶來價值重估 邏輯能否延續
- 小米長江基金突擊入股踩雷 解密創鑫激光IPO注冊環節緣何鎩羽
- 什么產品復蘇最強勁,茅臺酒當仁不讓
- 4400億"游戲界茅臺 上周以來二度閃崩
- 榮耀被業界看做“燙手的金子” 誰會來接?
- 理財子公司權益類產品剖析 規模已達7907億元
- 輝山乳業資產重整的最后一搏,驟然變得“撲朔迷離”
- 斗魚等網課平臺被約談整改 共同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
- 威海銀行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平平 港股銀行股仍大面積破凈
- 科創板對硬科技企業的吸引力持續提升 在A股占比超五成
精彩推薦